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景区热线:0722-4819000

市区热线:0722-3329111

神农茶馆:0722-3282999

茶叶基地:0722-4819158

集团办公:0722-4819168

行业动态

2015年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5/6/26 14:59:14 人气:210

    2015年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5年5月

    春茶,以绿茶为主,是我国内销市场的主流消费产品和外销市场的主导产品。长期以来,春茶总产量在全年茶叶总产量中占比巨大,尽管近年来随着夏秋茶的采制、加工与利用,春茶在全国茶叶总产量占比有所回调,但仍在五分之二以上,对当年全国茶叶产量规模具有重大影响。此外,由于春茶生产时间集中在每年5月中旬之前,占天时之先,受节会之益,探市场之势,因此对每年茶叶价格定位及走势具有标杆作用。

    为持续、及时掌握与发布全国春茶生产动态,客观、准确研判市场发展趋势并指导全国茶叶生产销售。自20152月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春茶调研工作,在全国个主产省社团组织的支持与配合下,经汇总分析,形成《2015年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并拟联合发布。具体如下:

    一、2014年全国茶业产销回顾

    (一)生产

    2014年,虽然我国茶叶生产在遭遇前一年长江中下游茶区严重伏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全国茶叶各项生产指标仍然达到历史最高点。至此,中国茶产业继续保持了19年的增产增收记录。

    1、茶园面积低幅增加。据农业部门上报汇总,茶园面积4112万亩,同比增加202.8万亩,增5.19%。其中采摘面积3162万亩,同比增加244万亩,增8.36%

    2、茶叶产量中幅增加干毛茶总产量209.2万吨,同比增加19.5万吨,增10.33%,增产较多的贵州增产4.7万吨。

    3、茶叶产值大幅增加由于产量增加较多,加之价格继续上涨,干毛茶总产值大幅增加,达到1349亿元,同比增加216亿元,增19.07%

    4、六大茶类普遍增产。六大茶类增产较多的依次是,绿茶增产8.16万吨,达到133.26万吨,增6.52%;黑茶增产5.84万吨,达到28.04万吨,增26.33%,红茶增产3.81万吨,达到21.53万吨,增21.55%;乌龙茶增产1.26万吨,达到24.54万吨,增5.45%;白茶增产4106吨,达到15708吨,增35.39%;黄茶增产884吨,达到3109吨,增39.73%

    5、生产水平和效益双提高。全国茶叶单产水平在连续3年下降的基础上开始止降升。按茶园面积计算,平均亩产50.88公斤,同比提高4.89%;按采摘面积计算,平均亩产66.18公斤,同比提高1.81%。与此同时,茶叶生产效益也大幅度提高。按茶园面积计算,全国平均亩产值3280元,增13.2%;按采摘面积计算,亩产值4266元,增9.88%

    6、茶叶质量及其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无公害茶园面积2638万亩,同比增加141万亩,增5.68%;有机茶茶园面积239万亩,增加18.6万亩,增8.41%;优质高产的无性系茶树良种面积2449万亩,增加290万亩,增13.46%,占茶园总面积的比重由上年55.2%上升59.5%

    (二)内销

    2014年,内销市场的巨大消费能力依然是拉动中国茶叶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特点:

    1、销售量额保持平稳

    据我会调查分析:2014年,在我国六大茶类中,绿茶消费稳定增长;黑茶、红茶占比继续上升;白茶市场份额持续突破;乌龙茶类销量稳定;黄茶处于市场培育阶段,销量稳定增长。全国茶叶零售均价大体在150200/公斤,高端礼品茶均价在6001000/公斤,全国茶叶总销售额大体应在3000亿元。其中,全国名优茶与大宗茶销量占比估计分别在43%57%;销售额占比中;名优茶约占66%,大宗茶占34%

    2003年—2014年我国茶叶内销量

    单位:万吨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52.5

    64.8

    74.1

    87.6

    90

    100

    110

    118

    130

    153.2

    179.1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2、产品结构调整放缓。

    从品种分布看,黑茶、白茶仍为消费热点;绿茶、红茶持续平稳发展;乌龙茶类出现分化,特别是在福建省内呈北强南弱之势;黄茶类继续上升,但基数过小,不足以对市场造成影响。从量价配合看,收经济新常态影响,高端茶持续回调,中档茶继续增多,低档茶仍在减少,橄榄型的市场价格体系进一步稳固。从品质包装看,传统名优茶的销量正在减少,以大宗茶为基础的网络新品牌销量上升,产品包装更趋亲民、简约、个性化。

    3、渠道建设喜忧参半。

    2014年,互联网购物平台快速挤压式扩张,即为茶产业开拓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但也对传统渠道形成了挤压。其中,首当其冲是批发市场,广东、广西、上海、山西等地批发市场先后出现了一些风波,其它的连锁经营店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4、消费人群逐步转化。

    2014年我会所做的系列分茶类调查中,消费群体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饮茶行列。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新生消费群具有传统文化观念的较为单薄、消费认知的明显不足、人口总量绝对值小、关注度转移迅速等特点,并加以适当的消费引导。

    5、茶品收藏值得关注。

    由于黑茶、白茶具有经陈放适口性更好、功效更佳且具收藏价值的特点,因此目前全国茶叶消费中有一大批产品被用于收藏。在茶叶品种上,收藏热从云南普洱茶开始,先向其它地区的黑茶扩散,而后向白茶扩散,甚至向个别并不适合陈放的茶类蔓延。在地域分布上,也形成了由南至北的形势。2014年,南方藏茶者已经陆续开展“普洱北行”等活动,向市场释放了“放仓”信号,值得市场予以关注。

    (三)茶叶出口

    据我国海关统计,20141月—12月,我国茶叶出口30.1万吨,同比下降7.5%,出口金额12.7亿美元,同比上升2.1%

    绿茶出口继续保持绝对优势      2014年,我国绿茶出口24.9万吨,金额9.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量80%以上,在茶叶贸易中发挥着支撑作用。在价格方面,由于茶叶成本持续上升及品质明显改善,致茶类出口价格全面上涨。绿茶同比上涨8.4%,红茶33.8%,乌龙茶12.7%,普洱茶20.5%,花茶1.3%

    值得关注的是,多个主销市场出现下降。主要原因:一是茶叶出口价格涨幅较大,抑制了市场需求,贸易量下降;二是部分非洲国家疾病疫情和政局动荡影响了茶叶贸易,对非洲出口下降4.2%;三是欧盟、日本等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严苛、检测方法多变      2014年,我国输欧、日茶叶因农残检测超标被通报33次,其中欧盟30次,日本2次;四是独联体国家经济形势不乐观,回款周期长。此外,消费习惯、茶功能用途、对茶的认知程度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总体来看,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格局基本保持稳定,但出口市场仍以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出口产品结构仍以大宗散茶原料茶为主。因此,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需循序渐进方能见效。目前,中国与南美国家关系稳定,经贸合作紧密,拓展市场大有可为。

    二、2015年截至目前全国春茶形势

    (一) 生产

    2015年春,各地天气状况良好,早春茶采摘时间普遍比去年提前510天。自2015年春节开始至3月中下旬,云南、四川、广西、浙江、湖南、重庆、贵州、湖北、广东、福建、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先后进入春茶采摘期。在23月份的早春茶采摘期内,全国气象状况普遍温暖、平稳,主要产茶区未遭遇大范围的“倒春寒”、“霜冻”、“干旱”等极端气候;虽然安徽局部茶区了小范围“倒春寒”天气,但势力较弱,并未对茶叶生长造成明显影响。3月中下旬,全国主要茶区降水量偏多,并出现持续阴雨天气,但仅推迟了这些茶区的采摘步伐,并未影响到茶树正常生长。受降雨影响,3月底至4月初全国各主要茶区温度起伏波动大,局部地区甚至形成小范围天气灾害。据安徽茶协报告:受清明前后雨水和低温影响,3月中下旬开采的黄山毛峰、霍山黄芽等品种产量增长较慢;岳西及江南小部分地区茶叶遭受冻害,产量受到一定影响。浙江协也介绍说,45日至4月中旬,浙江出现低温阴雨的春寒天气,部分高山茶区遭灾受损,放缓了生产进程。在江北茶区的河南省信阳市417日气温骤降,部分茶园发生低温霜冻灾害,所幸对总产量并未有太大影响。进入4月中旬后,各地天气状况恢复正常,气温回升明显,芽茶萌发加快,再次推动了春茶开采的步伐。总体看,春茶长势好于去年同期。在此良好条件下,全国春茶生产情况总体呈现出“三高两平”的特点,即:质量高、产量高、成本高、价格平、销量平。

    1、质量高。去冬今春,全国各主要茶产区无异常恶劣天气情况发生,整体状况保持平稳,日照充足、气温稳升、降水均匀。茶树在冬天生长较好,入春之后,春茶长势良好,芽头萌动快,个大饱满。据各省茶协普遍反映:与去年相比,2015年春茶品质明显提升,色泽好、香气浓、滋味佳、内涵物质丰富。

    2、产量高。由于春茶开采早、导致采摘期延长,天气状况好、芽茶成长旺盛,因此各地普遍反映今年春茶产量涨声一片。据统计,2015年广东春茶总产量约为3.3万吨左右,同比去年增长5%左右。信阳市茶叶协会报告称:截止目前,信阳毛尖干茶总产量300万公斤,同比去年增长6.5%。江西省茶协预测,今年江西春茶总产量比去年增长10%。浙江、福建、安徽、山东等省也反映春茶产量与去年相比继续略有增长。统计中,产量增加较多的是四川、广西、贵州:据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报告,该省今年一季度春茶产量约为4.46万吨,较上年增加0.96万吨,增长25.6%;广西茶协介绍,该区春茶产量较去年有显著增长,大部分产茶区增幅达到30%以上;贵州今年春茶产量增长仍然最为迅猛      据贵州绿茶品牌促进会统计推算,至5月底该省春茶产量预计将达到10.6万吨,同比增加40%以上。与全国普遍增产形势相左的是江苏省,由于市场销售局限和成本不断增加等因素制约,今年江苏省春茶产量下降8%左右;但江苏茶叶产量在全国茶叶产量中占比不足1%,因此该省减产对全国春茶总产量的上升趋势影响不大。据此综合推算,2015年全国春茶产量应在100110万吨左右,增幅约在15%以上。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2015年全国各省春茶生产情况

    省份

    开采时间

    产量

    质量

    价格

    用工薪酬

    江苏

    提前10

    8%

    ↑8%

    ↑5%

    浙江

    提前7

    安徽

    略微提前

    ↑15%

    福建

    基本一致

    ↓5%

    ↑5%

    江西

    略微提前

    ↑10%

    ↑10%

    ↑15%

    山东

    基本一致

    ↑5%

    ↓5%

    ↑5%

    河南

    提前7

    ↑6%

    ↓2%

    ↑12%

    湖北

    提前10

    ↓10%

    ↓3%

    ↑10%

    湖南

    略微提前

    ↑5%

    广东

    略微提前

    ↑5%

    ↓10%

    广西

    提前15

    ↑30%

    ↑5%

    海南

    基本持平

    重庆

    提前10

    ↓5%

    ↑5%

    四川

    提前7

    ↑10%

    ↑5%

    贵州

    提前7

    ↑40%

    ↑20%

    云南

    提前5

    ↑5%

    ↓10%

    ↑5%

    3、成本高。由于各地春茶采制多以制作名优茶为主,原料要求细嫩(乌龙茶除外),采摘机械化难度高,故为劳动密集型的人工采摘,且时间短而集中,因此尽管去年以来国内CPI增速明显趋缓,但涨势未改,因此人工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在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由于本地采工少,大部分通过省外招工或减少加工来缓解采工紧张的问题。广西、贵州等西南部地区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当地茶区采茶人员基本为留守中老年群体。据江北茶区的信阳市浉河区有关同志介绍:该地区开采面积在50万亩以上,按平均1.51个采茶工来算,全区需要33万多人采茶,扣除种茶农户劳力,每年仍需从外地招进20万以上采茶工,用工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据我会对采茶工日均工资调查显示:2015年春季,劳动力短缺所引发的薪酬上涨依然具有普遍性,西南茶区在120150/人,江南茶区在130160/人,江北茶区在80120/人,均较去年提高了510%。与各地相反,四川采茶工用工情况继续保持良好       这主要得益于四川省政府致力于打造千亿茶产业,加大了对茶叶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使四川茶农的生产积极性高涨,部分重点区域甚至出现了农民工返乡种茶的情况。相较于采工的紧缺,制茶工人却并未出现大规模的用工荒,这主要受益于茶叶制作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在人工成本上涨的同时,各地反映农资成本也较去年上涨了510%。综合以上因素,2015年春茶生产成本继续攀升。

    4、价格平。作为全年茶叶价格的标杆,春茶价格历来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态势。2015年春茶采制初期适逢春节,尽管人工成本较高,但由于各地开采量少,且节日市场购买力旺盛,因此茶叶成交价格一度走高。中后期,随着春茶开采量的增大,干毛茶成交价格逐步回调,总体看维持在去年同期水平。据浙江、江苏、河南、湖南等省反映,高档茶价格略有下降,其它茶叶价格基本持平,品种之间涨跌幅度有限。以安徽为例,市场上以芽茶、黄山毛峰、霍山黄芽等为主,高档茶存量不多,售价平稳,今年批量上市的春茶数量略有增加,适销对路品种增多,符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但茶叶价格并未因成本增加等原因出现上涨,而是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价位在100250/公斤的中档茶叶最受青睐。广东省由于市场的不景气和上一年度的库存积压,春茶总体价格下降10%左右。湖北省也因市场萎缩,导致春茶总体价格下降近10%。其他省份不同,广西春茶价格与去年比略有上涨,价格在2001000/公斤的产品销售较好,价格比去年增长7%左右;每公斤在2000元以下的高端春茶销售不如以往,价格下降10%

    5、销量平。干毛茶价格的相对平稳是销量平稳的影响。据各省普遍反映:2015年春茶上市后,由于销售趋势不明朗,茶商对于干毛茶采购游移不定,市场中观望气氛浓重。总体来看,大宗茶有所上涨,中档茶价格稳定,高档茶继续回调,销售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根据中国茶业指数合作单位        浙南茶叶批发市场反映:2015年春季松阳茶叶成交量与往年基本持平。

    6、后期关注。闽南乌龙茶春茶预计将在4月底开始采制,但由于4月中旬主要产区出现大规模霜冻灾害,安溪、南靖等地多处茶园受灾严重,不少茶叶品种面临绝收,乌龙茶产量或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加之各项成本不断升高,预计2015年乌龙茶春茶价格将会有2030%的上涨。

    (二)内销

    2015年春季对北京、广州、上海、济南、山西、辽宁等销区市场的调查显示:中档茶叶是春茶市场的主流产品;名优绿茶依然主导市场,但消费有待提升;茶叶消费群体购买积极性普遍下降。具体如下:

    1)品质、价格、销量:由于2015年春茶茶芽内质好,加之企业较以往更注重生产质量,因此春茶品质较往年有所提高,在价格方面,继续受国家政策及经济环境影响,高档春茶价格未明显回调但销量显著下降;中档春茶价格与销量略有上升;低档春茶量价与往年相比出现小幅上涨,增幅在10%左右。

    2)产品结构:高档茶所占的比重明显减少,价格在400/公斤以内的中档茶成为今年春茶主流。从春茶品种看,江浙一带的绿茶仍然是早春茶市场中的明星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几年的不断开发和挖掘,白茶销售持续向好,但受限于国家政策及经济环境影响,商家仍然不敢大批量进货。

    3)消费群体组成和购买积极性:2015年春茶销售继续呈现以大众消费为主体的消费格局。但受制于经济形势,茶叶消费群体购买积极性普遍下降,以北京市为例,春茶上市季节里原本应该人流如织的马连道茶叶街,客流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4)销区面临的主要问题:简要概括为“三多三少”,即租金多、积压多、竞争多;销量少、利润少、客户少。

    5)销区针对宏观环境采取的应对措施:目前,多数茶商对当前市场环境持观望态度。在此形势下,很大比例的茶商开始收缩自己的投资成本,调整经营思路,以少进多销为策略;另有部分茶商逐步探索销售模式的变革与提升,由传统转为电商,由传统的单一销售转为知识普及、茶品定制等的综合服务,积极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时尚营销方式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同时,商家积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适销对路的茶叶产品。

    (三)出口

    据海关统计,201512月,我国茶叶出口5.2万吨,金额约2.1亿美元,平均单价4109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16.37%17.86%1.28%

    其中,绿茶出口4.4万吨,金额1.6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23.27%20.48%,均价3657美元/吨,同比下降2.27%;红茶出口4353吨,金额2390万美元,均价5489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1.13%23.58%22.20%;乌龙茶出口1888万吨,金额约1301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8.41%13.46%;均价6891美元/吨,同比上升40.51%;花茶出口1152吨,金额约963万美元,均价8362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27.16%30.14%2.34%;普洱茶出口414吨,同比下降23.07%,金额534万美元,均价12900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2.72%33.53%。在茶叶出口市场中,位居前五位的是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多哥、美国和阿尔及利亚。

    三、2015年全年茶叶产销形势预测

    (一)各地春茶产量普增,或致2015年全国茶叶总产量及总产值继续增加,预计干毛茶总产量可能在220240万吨之间;干毛茶总产值有望突破1500亿元。

    (二)在成本继续上升的内因带动与资本市场上涨的外因刺激下,2015年茶叶销售将呈量稳价增的态势,市场价格两端的产品销量继续减少,中端产品量价齐增,但城镇市场消化力仍显不足。

    (三)茶叶消费群体的年轻化趋势更加明显,80后、90后渐成消费主力,但受综合因素制约,虽可维持茶价稳定,但恐难补2015年增量。

    (四)由于国内产销压力加大,茶叶外销将成快速转移通路,预计全国茶叶出口量将止跌回升,但需严防低价竞销。

    (五)品牌电商化与电商品牌化已成融合趋势,但品牌附加值与购买效率最大化的矛盾将导致产品向两极化发展,2015年或成众多茶叶抉择今后发展方向的关键之年。

    (六)由于线上既无法充分满足味觉、嗅觉等感官体验,又存在品质难以把控等症结,因此O2O会继续快速发展,茶叶消费呈回归态势,实体店将现复苏迹象。

    (七)随着以股市为首的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茶企将登陆新三板,并期许借此登陆创业板或中小板,金融资本对茶行业的主导力量将在2015年不断加强。

    四、相关建议

    (一)各地政府应限制茶园面积增加,防止产大于销,茶贱伤农;指导茶企茶农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做到应采尽采;大力推广机械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做好初制加工,坚持清洁化生产,不断提高茶叶质量,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二)各地政府、产销企业应适度控制生产规模,在政府的带领下,各茶叶产销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应充分依托实体门店、电商网络及茶叶经纪人的优势,积极拓展互联网销售渠道,并抓紧时机开拓海外市场。

    (三)各省行业组织应与各地政府、骨干茶企密切配合,共同加大市场宣传和消费引导的力度。


    标签: